艺术品展

艺术家

当前位置:中华艺术 > 雕刻家 > 重温经典与佳话——“至爱之塑”王临乙、王合内夫妇作品文献展登陆央美美术馆
重温经典与佳话——“至爱之塑”王临乙、王合内夫妇作品文献展登陆央美美术馆
  • 来源:中华艺术
  • 编辑时间:2020/8/29 12:28:28
  • 阅读:

2016年3月4日,“至爱之塑——雕塑家王临乙、王合内夫妇作品文献纪念展”登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,该展由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,已于2015年11月在中国美术馆首次展出,获得了热烈的社会反响。王临乙、王合内教授为美术学院奉献了一生,桃李芬芳,为更好的传承老先生的教育思想,让更多的学生和专业人士近距离的感受和了解王临乙、王合内夫妇的雕塑艺术,向前辈致敬,母校--中央美术学院特将展览再次举办。展览将呈现更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和雕塑作品,为美院师生、为社会公众述说一段美术学院历史上的经典和佳话。

\
展览现场
 
两位先生身后无嗣,根据他们生前的意愿,全部生平遗物和作品捐赠给了中央美术学院,保存在美术馆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对于这些珍贵的作品和资料倍加珍重。经过十年全面的整理,终于将几百件作品和几千件文献资料进行了分类、登记、拍卖和修复。挖掘了大量的珍贵作品和史料。为了更好地保存藏品,计划将二位先生的雕塑全部翻制铸铜捐赠中国美术馆收藏,此项目已入选文化部“2015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”。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曹庆晖教授和王伟副教授担当策展人,将纷杂的文献和作品进行了学术梳理,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紧张筹备,才将展览成型。
 
该展览开幕式由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主持,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:中央美术学院院长、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,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,中国美术馆馆长、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,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,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,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,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、中央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、著名雕塑家盛杨,中央美术学院老先生刘焕章、曹春生、司徒兆光、孙景波、孙家钵、张宝玮、金连秀,文化部艺术司文学美术处处长刘冬妍,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陈风新,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,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,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殷双喜,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,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等。
 
an.jpg
中央美术学院院长、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致辞
 
shan.jpg
中国美术馆馆长、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致辞
 
sha.jpg
王临乙、王合内夫妇义女,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致辞
 
王临乙、王合内义女,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动情的说道:“他们将一生都贡献到热爱的美术教育事业中去了,甚至在国家动荡之时,也毫无退缩之心,这是值得现在的青年去学习的,我们要至爱我们自己的国家与文化。”

sheng.jpg
王临乙、王合内夫妇学生,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、中央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、著名雕塑家盛杨致辞
 
作为王临乙、王合内夫妇学生雕塑家盛杨发表致辞并警惕现在的艺术教学人员,不仅要对自己的创作重视,更加要对自己的学生格外用心。就像王临乙先生在创作和教学有矛盾的时候,他是舍弃了创作,而把心都放到教育上,他认为扶植第二代、第三代、后辈是他的责任。
 
quanti.JPG
全体合影
 
展览以王临乙、王合内夫妇的艺术创作以及相濡以沫的动人感情为线索,分为两个版块,“身影”和“造像”。在“身影”板块中,通过各类照片、文献、作品,呈现了王临乙、王合内20世纪50年代以前二人的生活经历,以及二人相识相爱的过程,分成了七个小的部分。“造像”部分,集中呈现了自20世纪50年代后二人的创作,其中重点呈现了“中国气派”,即1953-1955年王临乙创作人民英雄纪念碑《五卅运动》的相关作品及文献。
 
关于艺术家 

王临乙、王合内两位先生相识于法国,结缘于雕塑,因爱国情怀回到战火纷飞的中国,从意气风发走到耄耋白头,一生相濡以沫、鹣鲽情深,他们相遇、相知和相守的经历,既是中法艺术联姻与结合的象征,也是充满着爱情与创造的传奇。
 
从国立北平艺专到中央美术学院,他们当年追随徐悲鸿先生在雕塑教学上传承开拓,为学院的发展不遗余力。在中央美术学院,一直传颂着王临乙先生当年辅佐徐悲鸿先生进行校园建设、改造天光画室的佳话,更敬佩他在雕塑艺术创作上引进西学、融汇传统的精神。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大型浮雕《五卅运动》、民族文化宫大厅浮雕创作等纪念性雕塑中,可见他严谨精深的艺术功力和蕴含中国传统雕塑神韵的创造,在重大主题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上树立了典范。王合内先生既是王临乙先生在生活和事业上的伴侣,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雕塑家。她创作的大量动物雕塑,将独特的女性情怀与法国雕塑的优雅气质相糅合,造型简练,内蕴刚劲,情趣盎然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在他们二人的作品中,无不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怀和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,为新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。他们在教学上把欧洲雕塑教学的规范与中国传统文化学养相融合,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。他们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,但是他们以师者父母心的胸怀对待自己的学生们,关怀备至,言传身教,培育出芬芳桃李。

部分作品

\

\

\

\


\

\

\

\

\

\

\

\

摄影师携“大眼球”拍另类作品
摄影师携“大眼球”拍另类作品 呼吁关爱眼
>随着科技的发展,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。但过度地沉迷玩手机、P...[详细]
中国移动杯·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:冰凌花
中国移动杯·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
>冰凌花,是北方高寒地区特有的一种耐寒草本植物,其学名为侧金盏花,属于毛茛科、侧金...[详细]
穿越搞怪雕塑引热议
穿越搞怪雕塑引热议
>  郑州百年德化新街地下商场内的穿越搞怪雕塑:关...[详细]
艺术作品艺术作品
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...[详细]

CopyRight© 2011-2015 zgqynew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艺术 版权所有

服务热线: qq1987369246 18612878329

备案号:京ICP备130068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