艺术品展

艺术家

当前位置:中华艺术 > 油画 > 在行走中描绘思想 ——张立平漂移与游牧油画作品展
在行走中描绘思想 ——张立平漂移与游牧油画作品展
  • 来源:中华艺术
  • 编辑时间:2020/8/24 19:36:24
  • 阅读:

很多人都说评论家矫情,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矫情,但必须强调一下,这篇评论更像是随笔,并且还写得有点慢。这慢源于当初一位导师教导我说,“写东西时可以快点,但构思时一定要谨慎要慢。”所以当张老师说,“感谢你来参加画展,多批评一下”时,在他的人和画前面,我不仅更慢了,而且有些学术不起来。索性从他的几个身份简单说说。

张立平(右)与吴立明在画展中

张立平是一位优秀的油画家。

张老师的画从当初的《剪羊毛》到现在的《几条船》,感觉越来越写意,边缘线和色彩处理都发生了很多变化,他在南船北马的漂流与游牧里纯粹和娴熟着自己的艺术。我从这些画里没过多的看出来传统和现代的分界或作者的刻意划分,更多看到的是如同白居易笔下的诗歌一样,那种老幼皆宜,雅俗共赏的厚重与醇美。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,不只是你能画什么,而是你是否能画出来大众喜欢的、一眼就能看懂,自己又能比较走心比较舒服的题材和作品,让观众有正合我意或如梦方醒的感觉。

必须强调,张老师的用色大胆、从容、肯定,画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色彩关系,充满着独立思考的精神魅力,有些画面中的天是我们从未见过的无比湛蓝,云是那样丰富多姿、甚至闪着光,草原上的花儿像是在尽情舞蹈,这样的世界里,不会容许你产生任何的杂念,一切都美好得宛若童话(《卓尔农场》及《俄罗斯写生之一》)。。。不管是什么时期的艺术,表现的都不仅是艺术本身,还有以艺术作为媒介来完成的人与人之间、人与世界之间精神上的一种交流,也是艺术的延伸或叫艺术旁境。在这里技巧不是最主要的,而技巧之外的所有因素都是成就一个优秀画家的必要条件。

张老师的绘画语言,打破了中西方审美的不同,既有“看天上云卷云舒”的淡然和禅意,也有西方美学讲究的“光影、结构和色彩”等科学理性的思维,是一种中西通融的艺境。在这个境界里,他就是一个行者,带着一种使命感,在每一次的漂流和游牧中,通过对山川,湖海,殿堂和村落,乃至一树花开的描绘,在经历了千百次面对绘画对象所进行的提纯、概括之后,完成了与描绘对象在灵魂上的交流,相恋,洗礼和升华。。。

张立平是一位会用色彩和画笔讲故事的朋友。

他的每幅画都有故事藏在里面。画家作画不是只有激情就可以了,作品还要让观众有信息上的收获和如朋友般的亲切。颜色要经过思考去处理、摆放,要具有代入感,要能把我们带到画面讲述的那个场景。好的油画作品,绝不只简单具有视觉冲击力,还要能让你联想和思索到更多,能让你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思绪,可能是乡愁,也可能是在游牧与漂流过程中内心的思索——从早到晚,从东到西,从春到秋,从小到大。。。在这样的游历中寻找自己的过程是舒服的、惬意的。他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也跟随着怀念起自己的家乡,让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漂流与游牧者,也在寻找和思索着自己——漂流的过程中流了多少汗,努了多少力,有多少心酸,多少故事,却依然在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

张老师用色彩讲述着勤奋,天分,激情和对色彩及描绘对象的理解。他画面上的所有颜色似乎早就已经预订好。没有先后的次序,没有要先画这个后画那个、先画背景后画主体,或者相反。就是激情来了,该摆放到哪里的颜色就放到那里去。

他用色彩讲述着草原的热烈旷达和那颗来自草原的赤子之心。是啊,那茫茫的草原何尝不是他心中的另一片海。那停泊着渔船的岸边,就是蒙古包前的小路,船上的帆就像包上测风向的小旗,星星点点,透着踏实和温暖。。。大爱无言,当把情感专注投入和挥洒到画布上的时候,画家实际已经无需多言,故事一直都在画里边。

当然,我们看画既不能背离了画家写生时二次创作的主观感受与创作激情,也不能没有在自身文化底蕴裹挟下自然流露的想象和理解。比如张老师在《秋莲》这幅作品中,就刻意地强调了莲花的凋零与破败后那铺满水面的残红,籍此代表和寄托着自己的情思。但观众也要能应景地想到,类似《逃禅》里描述的,“小雨新霜,萍池藓径生寒,凉意早,翠盖香残”又或是“留得枯荷听雨声”等等情境。这样,我们才能在欣赏这幅作品时,体悟到身处游牧和漂流中的画家有着怎样快意和舒服自如的心境。

又比如《船与网》,则更多地让观众感到画家把渔家的网、渔家的船都融在了海里,海就是渔家的一切,在渔家眼里和心中,网、船、海,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,就是习以为常的生活,他们的每一次划船、出海,撒网,都是在捕捞着希望,收获着光亮。。。在《渔舟》和《旧镇的舶船》以及《摇》等描绘渔家生活场景的画面中,因岁月陈旧了的色彩在画家的眼中和笔下,重新丰富和鲜艳了起来,包括渔民们籍以生存的那片海水,也荡漾着冬日里火红的生活,夏日里满满的清凉。。。

再比如《白鹭》,会让我们自然恬淡地想起王湾的一首诗“客路青山外,行舟绿水前。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。乡书何处达?归雁洛阳边。”在这个多数人都行色匆匆的年代,尤其身在大都市,活得忙乱,静不下心来。难得有画面中的风顺风和风平浪静,画家用色彩和画面给我们讲述的这个故事,能生出很多的感触——旧年尚未逝去,江上却已显出淡淡的春意,时光匆匆不待我。。。忽然想到自己家里的亲人,很长时间没有联系或视频了,虽然画面中不是归家的大雁而是飞不远的白鹭,还是忍不住想问问它们,能否飞过我的家乡,飞过我亲人的身边,是否会看到我的父母亲那双祈盼的双眼,和他们不再年轻的面庞上挂满的对我的思念。。。

张立平是一位会带学生的优秀教师。

画展当天的研讨会,我坐在了最后,但心却挤在了最前面,想到前面聆听张老师最真切的教诲。在会上,张老师一直在和大家研讨并引导大家反思。耳濡目染,张老师在油画教学上的身体力行——普通惯常展的时候,我们能看到各种油画大师的模样,这并不是错误,毕竟大多数青年画家还是处在探索时期,但张老师带来的福建青年画家团队,给人的感觉别开生面,比如在林建寿和徐强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里,我看到了传承的力量和即将破茧的蝶翼,今后,他们必将会行走出大师的模样,成长为更好的自己。

都说油画和钢琴是永远的时尚,听张老师讲画,你就会明白,油画比钢琴更绅士。

在张老师心里,油画从不独裁地排斥任何可能的创作手法,既充满着孤单的个人主义色彩,又骄傲地民主着,就像张老师扶持的这个叫做《东南。风》的福建青年画家群展,让这些有不同思想,不同经历以及不同创作构思的年轻艺术家们得到了展示,并呈现在同一个舞台上。这些年轻人的作品,基本没有单一地指向某一个特定的主题或观念,而是用丰富多彩叠加出了一种充满震撼的感染力,用思维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直接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传承,什么是扶持,什么是成功的教育家。
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

张老师的画展是成功的,他的学生们,这些福建年轻人们的画展也是成功的,他们技术和精神的多元,代表着福建画家们对专业的积极态度。。。

其实游牧和漂流都是一种状态,张立平的思想从内蒙游牧到了福建,绘画也从北方飘流到了南方。但游牧与漂流还是一种生活方式,骨子里都逃不掉对人文情怀的眷恋。就像无论写实还是意象,都是一种表达方式,重要的是,在表达时,画家有着自己独立思考的精神,在与世界交流的过程中,不是被淹没,被同化,而是更加的舒服和自我。

十天的画展即将结束,将这篇文字安排在最后两天刊出,主要是想在这个时间段里,有尽量多的机会多看几次这个展览,多贴近一下立平老师,多体会一下他的思想,把这篇文字尽量写得完美一些,算是给这些年想念张老师的一个交代。

二十几年,我们时有联系,偶尔闲谈,知道对方都好,足够了。从大学到现在,我从他那里学到很多东西,我相信,优秀的老师就应该像张老师一样,会教给你很多思想方法,并让你进步很大的人,他会让你在很舒服的状态下,带着你,与你共同进步。即便不常见面,你还是会偶尔翻出和他在一起的旧时光,拿出来晾晒,然后盖到身上取暖。

思想起来,身边有这样的朋友,中国有这样的画者,油画有这样的教育家,真好。

2017-5-14母亲节完稿于北京世茂维拉

吴立明简历

艺术评论家,《世界建筑》特约评论员,北京时代文化传媒总经理,围棋报专栏作家。求学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本科,首都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生班,中央美院理论批评博士研修班。著有艺术评论集《给视觉悠闲的过客》,《取悦于眼睛的事物》,《关于门的苦恼》;杂文集《剥皮绷鼓》,《为自己发愁》,《问命》;围棋评论集《给围棋穿件衣裳》,亲子散文集《等待缘分》,《拥抱生命的最初》,《爱浪无鱼》,《繁殖在水塘里的星星》;诗集《细雨落兰花》,《一个人的夜晚》;小说集《棋人棋界》(目前在谈电视剧改编),《这就是我》,《平淡的日子没有季节》,《少年天元》等,漫画集《给所有女孩子的漫画》,《给初生的跳跳》等。

相关文章
艺术家把各国领导人都玩坏了!
艺术家把各国领导
>希拉里•克林顿请想象一下:你最爱的政治家从繁忙的公事中抽空去剪了...[详细]
也谈林风眠伪作及其泛滥原因
也谈林风眠伪作及
>前一阵子,媒体报道,历时六年,潘其鎏父子诉“林风眠30年假画局”一文一审得到...[详细]
摄影师携“大眼球”拍另类作品
摄影师携“大眼球”拍另类作品 呼吁关爱眼
>随着科技的发展,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。但过度地沉迷玩手机、P...[详细]
中国移动杯·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:冰凌花
中国移动杯·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
>冰凌花,是北方高寒地区特有的一种耐寒草本植物,其学名为侧金盏花,属于毛茛科、侧金...[详细]
穿越搞怪雕塑引热议
穿越搞怪雕塑引热议
>  郑州百年德化新街地下商场内的穿越搞怪雕塑:关...[详细]
艺术作品艺术作品
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...[详细]

CopyRight© 2011-2015 zgqynew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艺术 版权所有

服务热线: qq1987369246 18612878329

备案号:京ICP备130068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