艺术品展

艺术家

当前位置:中华艺术 > 水彩 > 70后水墨画家:擅长个人表达
70后水墨画家:擅长个人表达
  • 来源:中华艺术
  • 编辑时间:2020/9/2 20:27:33
  • 阅读:

甘永川《尘缘》(局部)纸本水墨160×200厘米2013年

傅旭明《太湖》纸本水墨200×500厘米2012年

随着“70后”水墨画家陆续步入不惑之年,他们的水墨创作,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从艺术品市场的角度考量,都已逐渐成为当下水墨最重要的群体力量之一。3月6日在江苏南京金陵美术馆开幕的“首届‘70后’水墨大展”,是2014年初“70后”主体水墨艺术家的第一次集中亮相,也是一次对“70后”水墨群体进行全面的学术梳理,围绕着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水墨以及“70后”的艺术创作倾向等核心问题进行了讨论。

从生长环境来看。70年代的水墨艺术家无一不经学院的教育而成长,并大多以自己所熟悉的都市生活为艺术表达的范围。水墨的媒材对于他们来讲,或许最初只是一种学业过程之中的被动选择,但他们由熏陶、演练而逐渐走向熟知和喜爱,并在学院的氛围中形成了拒绝媚俗的倾向,乃至最终将水墨艺术作为了一种体验生活、艺术、情感、趣味等等内容的自觉性语言。就此而言,新一代的水墨艺术,综合了多方面的文化和心理因素,它们不仅具有图像学的意义,同样也具有社会学的价值。

从艺术创作的学术价值来看。10年前,从“水墨新锐”等展览成长起来的“70后”水墨画家到今天成为“新水墨”创作的主体部分。他们的作品已经与传统的山水、花鸟、人物拉开距离,并且带有强烈的个人化语言特征和社会学意识形态的色彩。他们不同的思想,不同的语言表述和艺术形式,为中国水墨艺术的创作带来了全新的活力,在继承传统和前辈艺术家的同时,积极以个人的方式推动着水墨艺术的创新和当代转换,这是构成“70后”水墨艺术能够成为学术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。

此次“70后”水墨大展囊括了“70后”水墨艺术家的主体部分,包括曾健勇、李戈晔、徐加存、党震、杜小同、傅旭明、毕可燕、贾秋玉、姚媛等50多位艺术家,他们在选取自己的绘画方式与主题时,一方面从水墨材质本身出发,从材质语汇丰富的表达之中,构筑语言图式的精神内涵。而另一方面从艺术家个人的心性与文化体验着手。它们传达了当代人对传统语汇的全新感受。从个人的生活情景着手,直面现实,凸显问题,有所指向,并努力在传统媒材之上拓展新的水墨语境,让画面效果与精神指向多元化,充满丰富的表现样式。

从收藏潜力来看,当代水墨的价格正处在上升阶段。对艺术品的价格来说,艺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,决定价格的因素很多,其中不可忽视的是画家的作品是否符合藏家、市场的审美趣味。南京美术馆馆长李小山认为,“‘70后’的艺术家的作品已走向成熟或者正在成熟,整体品质和水准很高。艺术家还需建立自己的视觉性,能够让人一眼认出来。”

与前一代人不同,这一代的水墨艺术家更愿意把水墨看作为一种纯粹的艺术。对于他们来讲,水墨的方式,不完全是一种历史记忆,而更主要的是表现为某种传统的媒介在当前的转化和运用,因而在创造过程中,他们不必怀有太多的语言和价值角度的顾虑,也因而在文化心理上显得更加的轻松和自由。他们的作品在不损失传统绘画美感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观念、时尚气息,表达的是画家对当代的体验和感悟,这样的作品很容易被当下藏家接受。“70后”水墨更关注跟自己有关的话题,贴近自我的生活方式,从小的感受出发,注重细腻的生活情结,和许多新生代藏家是同一时代的,艺术家内心在作品中的传达以及反映的一些社会现象,容易让藏家产生强烈的共鸣,激发购买的欲望。目前,大部分“70后”水墨画家的作品,单尺价格还未超过10万元,多数的价格还相对较低,具有较高的投资、收藏价值,是一只不可小觑的潜力股。

摄影师携“大眼球”拍另类作品
摄影师携“大眼球”拍另类作品 呼吁关爱眼
>随着科技的发展,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。但过度地沉迷玩手机、P...[详细]
中国移动杯·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:冰凌花
中国移动杯·龙江色彩手机相机国际摄影大赛
>冰凌花,是北方高寒地区特有的一种耐寒草本植物,其学名为侧金盏花,属于毛茛科、侧金...[详细]
穿越搞怪雕塑引热议
穿越搞怪雕塑引热议
>  郑州百年德化新街地下商场内的穿越搞怪雕塑:关...[详细]
艺术作品艺术作品
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作品...[详细]

CopyRight© 2011-2015 zgqynew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艺术 版权所有

服务热线: qq1987369246 18612878329

备案号:京ICP备13006885